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庆祝骆运管理处成立40周年,大力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值此“五一”劳动节之际,特推出“解码劳模力量”系列报道,刊载管理处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处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创新奉献,为全面推进管理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本期人物:李衡,男,中共党员,1990年出生,现任省沙集闸站管理所一站副站长。2024年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获评“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2017年、2019年、2020年、2023年、2024年获评省骆运管理处“先进个人”。2023年,在江苏省水利系统泵站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从一名刚工作的普通水利系统工勤人员,成长为全省水利系统泵站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特等奖获得者,需要多久?省沙集闸站管理所一站副站长李衡用实践给出的答案是八年。
深耕笃行,蜕变技能尖兵
2014年,李衡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沙集抽水站。工作不久,他便以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在岗位上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为运行班班长。骆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如明灯照亮他的成长之路。在师傅们手把手的示范教导和毫无保留的经验传授下,标准化操作规范深深扎根于他的心底,为他日后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作之余,李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业务学习中,一心琢磨如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了将泵站规程规范学深悟透,他逐字逐句、逐条逐项地深入钻研。大家常常能看到他手持图纸和笔记本,在泵站厂房里爬上爬下,用心去摸索、熟悉每一处细节。遇到难点,他会立刻记录下来,主动向前辈虚心请教。就这样日积月累,沙集二站的每一台机组,每一个开关柜,每一个按钮、仪表的位置、作用,乃至操作特点,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图1:李衡在进行泵站主机控制柜故障排查
正是在这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过程中,李衡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渐渐地,面对各种突发情况,他都能镇定自若、应对自如,凭借扎实的功底巧妙化解难题。2023年4月的一个清晨,李衡和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来到厂房,开启一天的运行班工作。在例行巡视中,他走到3号机组旁时,机组发出的一丝细微声响引起了他的注意。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他立刻察觉到设备异常。没有丝毫犹豫,李衡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凭借熟练的操作和冷静的判断,成功排除了潜在的故障风险,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这看似行云流水的应急处置,实则是他多年专业成长与积累的有力见证。
厚积薄发,绘就成长答卷
按照惯例,省水利厅原计划于2021年举办全省水利系统泵站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处高度重视,早在 2020 年底便启动筹备工作,经层层选拔,最终选派包括李衡在内的4 名业务骨干组建集训队。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比赛被迫推迟,原本计划数月的备赛期,最终持续了整整776 个日夜。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高强度的训练与未知的赛程,让压力和疲惫始终笼罩着队员们。但面对这些困难,李衡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谈及这段难忘经历,他总是谦逊地说:“是领导的悉心关怀、同事的并肩鼓励,以及家人的默默支持,让我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备赛之路上坚持了下来。”
为了这场竞赛,李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竞赛涉及8门课程、3套规程、3000道题目,在备赛过程中,他用掉60多支笔,加工了60多个工件,废弃的接线装满两大筐......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夜以继日的拼搏。
图2:李衡备赛期间进行电气试验练习
在理论学习上,他将8门课程的教材翻得卷边,密密麻麻的批注覆盖每一页,硬是把晦涩的理论知识刻进脑海;3套规程被他拆解重组,制成便于记忆的思维导图,走到哪带到哪。为攻克 3000 道题目,他自制错题本,标注解题思路与易错点,反复推敲琢磨。深夜的台灯下,他常常为一道难题绞尽脑汁,直到晨光初露才合眼休息,用近乎偏执的坚持,构筑起扎实的知识堡垒。
在实操训练中,李衡化身不知疲倦的“攻坚者”。面对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主变和电机绝缘检测等高难度项目,他以千百次的重复打磨肌肉记忆,直到指尖能精准感知毫厘间的细微变化。那些被反复拆装的电气设备螺丝,因过度磨损频繁更换,无声诉说着训练的严苛与执着。为专注备赛,他两度暂缓中级工考试,与队友们组成“钢铁战队”。他们放弃所有节假日,在会议室与训练室两点一线间日夜奋战,日均训练超12小时。“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这份极致的坚守终获回报——他在竞赛中一举摘得特等奖,还将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江苏省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收入囊中,用实力书写了奋斗者的荣耀篇章。
勇赴新程,诠释责任担当
2023年9月,李衡被派到苏州项目部任技术负责人,负责代管闸站安全运行与检修工作。面对离家300多公里、每月仅能归家一次的现实,他毫无怨言,毅然决然收拾行囊,奔赴这个全新的“战场”。2023年11月,苏州高新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年度考核关键期,李衡带领团队开启"白加黑"攻坚模式。白天,他穿梭在闸站各个角落,反复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夜晚,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他和同事们逐字逐句打磨汇报材料,对工程管理资料进行多轮核查。考核当天,面对专家的严苛提问,李衡沉着应答,凭借详实的数据、专业的解答,赢得考核组连连称赞,最终以 "优秀" 成绩高分通过合同期内最终考核。
2024年6月21日凌晨,苏州发布雷暴大风橙色预警,短短 3小时内,河水水位暴涨20厘米,超警戒水位线。李衡接到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他一边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查看各站点情况,一边在工作群里迅速调配人员。风雨交加的黑夜里,他带头驱车赶往最危险的闸站,与同事们争分夺秒操作设备。经过 40分钟紧张奋战,苏南运河沿线18座防汛站全部开启排水,及时化解险情。雨水混着汗水浸透了衣衫,他却顾不上擦拭,仍坚守在一线指挥调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骆运人的责任与担当。
图3:李衡在更换泵站主机碳刷
李衡,新时代的青春楷模,以蓬勃朝气与无畏勇气深耕水利事业,用行动彰显年轻一代的担当。他的故事如奋进号角,激励着年轻职工。期待更多年轻人以李衡为榜样,在水利舞台上绽放光芒,为骆运管理处注入青春动能,助力水利事业在新时代乘风破浪、续写荣耀!